二战中,波兰成了纳粹利剑下的第一个亡魂。由于波兰很快就被灭国,波兰军队给人留下了不堪一击的印象,似乎德军兵不血刃就取得完胜。如今,人们对二战中波兰军队的记忆只有两个场景,一个是波兰骑兵挥舞着马刀徒劳地砍向德军坦克,另一个是两万多波兰军官在卡廷森林里被苏军排队枪毙。可事实上,波兰军队在遭到德军进攻时,虽然装备和战术都远不能与德军抗衡,但他们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作了奋勇抵抗的,在波罗的海上的战斗尤其激烈,并让德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国实施“白色方案”,对波兰发动了全面进攻,天上战机呼啸,地上坦克轰鸣,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波兰,前所未有的闪击战术,把全世界惊得目瞪口呆。然而,德军进攻波兰的第一炮,却在28分钟前,已经从海上打响了,打出这一炮的是德国海军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战列舰的280毫米主炮。 展开剩余85%战争爆发前,波兰拥有英法这两个强大盟友,德国如果在进攻波兰时遭到英法的强力介入,必将再次陷入一战时的战略噩梦,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不给英法干预的时间。因此,德军进攻波兰前,首先要切断波兰与英法的海上联系,德军统帅部要求德国海军在战争伊始就要在波罗的海上消灭波兰舰队。据此,德国海军制定了封锁但泽湾,从海上支援陆军进攻韦斯特普拉特、各丁尼亚和海耳半岛的计划。 韦斯特普拉特是波兰设在但泽的后勤基地,占领或摧毁这个基地,就能断绝这一地区波兰军队的给养,从而使其失去作战能力。 一战中,实力位居世界第二的德国海军几乎被毁灭殆尽,二战爆发时,德国海军根本没有完成重建,海面的主力担纲只是三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于是,力量捉襟见肘的德国海军在面对力量不是很强的波兰海军时,派出了一战中残存的老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这艘1906年12月17日下水的战舰,是德国海军最后一艘前无畏舰,在日德兰大海战中受到重创,一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作为德国被允许保留的少数战列舰之一,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重新服役,1935年,这艘老旧的战列舰被改装成了训练舰。 为了进攻波兰,德军统帅部制定了周密的“白色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在开战前夕,德国以纪念一战中在但泽阵亡的德军官兵的名义,派出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为旗舰的舰队对但泽港进行访问。同时,德国统帅部派赫尔曼海军中将指挥一支由38艘舰艇和大批作战飞机组成的特遣舰队,于8月31日秘密进入波罗的海。 当时,波兰军事情报机关的情报获取能力是比较强的,他们发明了“炸弹”解码机,为盟军日后破译德军恩尼格码做出了重大贡献。德军的计划虽然伪装巧妙,行动隐秘,但他们即将发起进攻的意图还是被波兰获得了,波兰人立即做了相应的防御部署,派泽佐夫海军中将统帅但泽、格丁尼亚、海耳半岛的波兰军队,他的麾下包括了波兰波罗的海舰队的水面和水下力量,以及海军陆战队,共有两万多人。 泽佐夫沿着海耳半岛的海岸线,用钢筋水泥修筑了大量坚固工事,形成了一条“泽佐夫防线”。在泽佐夫指挥下,波军将大批火炮部署在半岛海滩的树林和沙丘后面,炮兵阵地得到了良好的伪装和掩护,射击位置相当优越。防线内波兰炮兵的火炮口径从75毫米到152毫米,这样的火力足以击沉驱逐舰,并能重创巡洋舰。 德国方面在一切部署就绪后,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上的280毫米主炮,按预定计划于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17分朝韦斯特普拉特猛烈开火,那里的军需仓库顿时被炮火湮没。紧接着,大批德国空军的容克87斯图卡轰炸机蜂拥而来,对地面目标发动铺天盖地的袭击。在舰炮和航空兵火力的掩护下,3500名德军对韦斯特普拉特发动了地面突击。 在海耳半岛森严壁垒的同时,但泽市的防御却十分薄弱,因为当时的但泽是一座自由市,几乎不设防,除了韦斯特普拉特驻有182名波兰正规军士兵外,就只有一些由武装工人组成的民兵,人数不足300,他们的重火力只是几门75毫米山炮和82毫米迫击炮。这样的防御力量是象征性的,波兰政府并没有对他们寄予希望,德国人也没有料到会遭遇抵抗。 可是这支弱旅的表现却出人意料,战争爆发后,他们在萨卡斯克少校指挥下激烈抗击德军,连续击退德军的攻势,德军不得不多次增兵。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的猛烈炮火和斯图卡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下,波兰人死战不退,战况异常惨烈,直到9月6日,德军特种兵潜入韦斯特普拉特的军需仓库并引燃大火,德军才在火光和浓烟掩护下冲进了波军防线,而此时,萨卡斯克少校已经弹尽粮绝,被迫在9月8日10时30分停止抵抗,但泽随即失守。令人惊讶的是,在德军如此凶猛火力攻击下坚持了七天的200名波兰守军,竟然仅有15人阵亡。德军对这支波兰军队的顽强勇敢精神和巧妙战术非常敬佩。在波兰守军列队走出掩体时,德军士兵以立正敬礼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 在攻击但泽的同时,德军也对波兰格丁尼亚海军基地发动了猛烈空袭。由于波兰事先获得了德军即将开战的情报,海军上将斯韦斯克紧急命令波兰最先进的三艘驱逐舰格莱姆号、布莱斯克维克号、布汝察号迅速出港,全速驶往英国,这一举措使德军将波兰海军一网打尽的计划落空了。 三艘主力驱逐舰逃脱后,波兰在波罗的海的舰艇总吨位已不如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一艘舰的吨位,德军认为波兰海军的威胁已经基本被解除了。然而就在这时,波兰潜艇威克号却在但泽湾中一举击沉了一艘德国驱逐舰,这让德国人大吃一惊,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波兰海军并没有被完全摧毁,其水下力量仍能对德国海军发动有力的打击。据此,德国海军部长艾布来切特上将命令三艘在波兰近海执行巡逻任务的巡洋舰退出波罗的海。 德国巡洋舰撤出后,波兰潜艇的活动更加活跃,它们不仅在水下巡弋,伺机攻击德国舰船,还布设了大量水雷,波兰詹比克号潜艇布放的水雷就炸沉了德国M-85号扫雷舰。 波兰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战略形势,决定了波兰只能从海上接受盟国的援助,为此,波兰实施了“管道计划”,于9月2日夜间派出一支小型舰队进入但泽湾接收急需的货物,这支舰队由波兰仅剩的一艘驱逐舰威茨号护航。然而在9月3日早上,他们的行踪被德军发现,德国驱逐舰沃夫格夫号和里波瑞特号立即赶来对他们发动攻击。危急时刻,部署在岸上的波兰炮兵开火了,密集的152毫米弹幕顿时将德国驱逐舰笼罩,里波瑞特遭到重创,不得不在7点15分撤出战场。 然而,没有制空权的波兰军队不可能仅靠炮兵逆转局面,很快,德军的报复就来了,在大批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下,波兰舰队毫无还手之力,威茨号被击沉,其他舰船不是被击沉就是受伤搁浅,经此一战,波罗的海中的波兰海上力量不复存在。 9月4日,37000名德军在飞机和军舰火力支持下猛攻格丁尼亚市,驻防当地的波兰海军陆战队奋勇抵抗,因力量悬殊,格丁尼亚于9月11日陷落。但是第二天,残存的7000名波军在30门火炮掩护下发动反击,突出了德军的防线,依托悬崖重新构筑工事,继续与德军作战。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再次用炮火猛轰波军阵地,可是波军仍然拼死抵抗,直到9月11日,波军的抵抗才被扑灭。此战双方死伤惨重,共有5000多人阵亡。 但泽和格丁尼亚陷落后,德军集中力量猛攻海耳半岛,9月21日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的姊妹舰施莱辛号赶来增援,两舰用280毫米主炮对波兰炮兵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为了阻断德军在陆地上的进攻,波兰人埋设大量炸药,一举炸断了半岛与大陆的通道,德军攻势被迟滞,只能从海上以舰炮和航空兵火力打击波军,直到两天后,德军的地面攻势才恢复。战至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陷落,波兰政府和残余军队退到境外,但海耳半岛的抵抗仍未停止,激战一直持续到10月2日,佐泽夫见继续抵抗已经失去意义,便率领5000残部向德军投降。 德军在波兰战役中的胜利来得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德军在这场战役中伤亡达4.5万人,并损失了300多架飞机、近千辆坦克和装甲车。在法国战役中,单挑英法两大强国的德军伤亡也不过14万人左右,而英法两国的国力远强于德国,与波兰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可见当时的波兰军队并非毫无勇气和战斗力,只是它的对手实在太强大了,何况波兰还遭到了苏联的夹击。 发布于:天津市 |